危在旦夕的成语故事

拼音wēi zài dàn xī
基本解释形容危险就在眼前。旦夕:早晨和晚上;指很短时间之内。
出处晋 陈寿《三国志 吴志 太史慈传》:“今管亥暴乱,北海被围,孤穷无援,危在旦夕。”
危在旦夕的典故
东汉末年,张角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包围了孔融屯兵地都昌,孔融派太史慈去请平原相刘备出兵救援。太史慈到平原对刘备说孔融目前危在旦夕,盼望出兵前去解围,刘备立即派精兵3000随太史慈前去,起义军见援军已到,立即解除对都昌的包围。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危在旦夕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止戈为武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宣公十二年》:“非尔所知也。夫文,止戈为武。” |
杯蛇幻影 | 《花月痕》第五回:“杯蛇幻影,鬼蜮含沙。萦愁绪以回肠,蔓牵瓜落;拭泪珠而洗面,藕断丝长。” |
五花大绑 | 李季《王贵与李香香》第二部二:“顺着捆来横着绑,五花大绑吊在二梁上。” |
路遥知马力,日久见人心 | 元 无名氏《争报恩》第一折:“则愿得姐姐长命富贵,若有些儿好歹,我少不得报答姐姐之恩,可不道路遥知马力,日久见人心。” |
习非成是 | 西汉 扬雄《法言 学行》:“习乎习,以习非之胜是,况习是之胜非乎?” |
匡乱反正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太史公自序》:“仲尼悼礼废乐崩,追修经术,以达王道,匡乱世反之于正。” |
惜指失掌 | 《南史 阮佃夫传》:“佃夫拂衣出户,曰:‘惜指失掌邪?’” |
学而时习之 | 《论语·学而》:“子曰:‘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!” |
仰屋著书 | 《梁书·南平元襄王伟传》:“下官历观世人,多有不好欢乐,乃仰眠床上,看屋梁而著书。千秋万岁,谁传此者。” |
通都大邑 | 唐 韩愈《守戒》:“今之通都大邑,介于屈强之间,而不知为备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