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了百了
一了百了 (一了百了 ) 是一个汉语成语,拼音是yī liǎo bǎi liǎo,一了百了是中性词。。。。

拼音读音
拼音yī liǎo bǎi liǎo
怎么读
注音一 ㄌ一ㄠˇ ㄅㄞˇ ㄌ一ㄠˇˊ
出处宋 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八卷:“有资质甚高者,一了一切了,即不须节节用工也。”
例子非但扣押,依我之见,立刻把他杀了,一了百了。(曹禺《王昭君》第三幕)
正音“了”,不能读作“liào”。
用法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消极方面。
辨形“百”,不能写作“白”。
辨析一了百了和“功德圆满”;都有“结束;完成任务”的意思;但一了百了指一件事完成后才能结束;有消极因素;“功德圆满”却指积极因素的一面。二者不可通用。
谜语十千万
近义词寿终正寝、一笔勾销、功德圆满
反义词依然如故
英语all troubles end when the main trouble ends(death ends all one's troubles)
俄语всё решится само собой(кончить со всем рáзом)
※ 成语一了百了的拼音、一了百了怎么读由字海网成语大全提供。
在线汉字转拼音
※ 与(一了百了)相关的成语及拼音:
地地道道 | 真正的,够标准的。 |
节用裕民 | 节约用度,使人民过富裕的生活。 |
一钱太守 | 比喻值得称赞的廉洁的官吏。或讥讽那些贪官污吏贪财。 |
黄台之瓜 | 黄台:指《黄台瓜辞》,为唐李贤所作,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则天不能再废太子。比喻不堪再摘。 |
恶衣恶食 | 恶:粗劣的。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。 |
又红又专 | 具有无产阶级的世界观,又掌握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。 |
来踪去迹 | 踪、迹:脚印。来去的踪迹;指人、物的来历或事物的前因后果。 |
肝胆过人 | 胆量超过一般人。比喻有勇气,有血性。 |
算尽锱铢 | 算:计算;锱铢:旧制1两=4锱,1两=24铢,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。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。指苛敛钱财。 |
庖丁解牛 | 庖丁:厨师。厨师解割了全牛。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;技术纯熟神妙;做事得心应手。 |
色中饿鬼 | 比喻极其贪色的人。 |
主明臣直 | 主:君主。君主圣明,臣下也就正直。 |
气象万千 | 气象:景象;万千:泛指极多。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。 |
国泰民安 | 泰:太平。国家太平;人民生活安定。 |
死对头 | 指难以和解的仇敌。 |
黄耳传书 | 黄耳:犬名;书:书信。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。后比喻传递家信。 |
众建贤才 | 建:建树;贤才:优秀的人才。选用众多优秀的人才。 |
一条龙 | 比喻事物首尾相连,排成一条连续不断的线。也比喻生产程序或工作环节上的相关联的连续。 |
地丑德齐 | 丑:同类。地相等,德相同。比喻彼此条件一样。 |
过门不入 | 经过家门而不回家。形容忠于职守,公而忘私。 |
心小志大 | 办事小心,抱负远大。 |
拼得一身剐,敢把皇帝拉下马 | 剐:古代酷刑,割肉。比喻再难的事,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。 |
走过场 | 形容办事只在形式上过一下,却不实干。 |
脸黄肌瘦 | 脸色黄,肌体瘦。形容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。 |
势在必行 | 行:做。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,必须采取行动。 |
惊心悼胆 | 悼:战栗。形容恐惧到极点。 |
一目十行 | 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。形容看书非常快。 |
打开天窗说亮话 | 比喻无须规避,公开说明。 |
最近成语拼音查询:
更多成语的拼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