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经堂
[宋代]:李石
我来一登石经堂,从以诸生行两庑。
诸生读经半白头,问以始终箝不语。
我闻此经昔中都郎中所隶乃其祖。迩来离乱已亡失,
楷本仅能传蜀土。蜀王闰位供扫除,
独此仍为盛时取。为将严鐍守重扃,
护以缭垣崇邃宇。列之学官岂无意,
不但阙文存夏五。大开明镜别妍媸,
时扣洪钟谐律吕。后生不复事丹铅,
抵死唯知守藤楮。字音随口妄蜺霓,
点画分毫谬鱼鲁。日月当天空委照,
盲俗相欺纷莫睹。石经虽古奈尔何,
人竞传今不传古。行行矧肯捩眼觑,
藓剥苔封费撑拄。坚鑱仅免饱蟫鱼,
隘道争来宅狐鼠。此间邹人傥借问,
为问石经谁是主。忆昨敲门肆诃斥,
几度循墙夸伛偻。登登阁阁隐金槌,
耳聒散空垂雹雨。蜡薰煤染连作卷,
玉轴锦装如束杵。岂无一物媚权豪,
几纸才堪博圭组。尔之所得固么麽,
我则何由宽击拊。一槌只作一字讹,
讹至万千那复数。石经之害此其大,
给有鬼神谁可御。忆昔尝为博士官,
首善堂中容接武。心知不是世间书,
云汉森然城百堵。恢恢帝所有余地,
忍使石经留外府。便当连舸下瞿塘,
飞上三山如插羽。缣缃舛谬钟鼎暗,
天罅岂容无一补。巍巍玉帝殿中央,
河洛东西翼龙虎。虽然斯文属兴废,
帝既有心天亦许。作诗未用拟韩公,
考篆庶几追石鼓。
我來一登石經堂,從以諸生行兩庑。
諸生讀經半白頭,問以始終箝不語。
我聞此經昔中都郎中所隸乃其祖。迩來離亂已亡失,
楷本僅能傳蜀土。蜀王閏位供掃除,
獨此仍為盛時取。為将嚴鐍守重扃,
護以缭垣崇邃宇。列之學官豈無意,
不但阙文存夏五。大開明鏡别妍媸,
時扣洪鐘諧律呂。後生不複事丹鉛,
抵死唯知守藤楮。字音随口妄蜺霓,
點畫分毫謬魚魯。日月當天空委照,
盲俗相欺紛莫睹。石經雖古奈爾何,
人競傳今不傳古。行行矧肯捩眼觑,
藓剝苔封費撐拄。堅鑱僅免飽蟫魚,
隘道争來宅狐鼠。此間鄒人傥借問,
為問石經誰是主。憶昨敲門肆诃斥,
幾度循牆誇伛偻。登登閣閣隐金槌,
耳聒散空垂雹雨。蠟薰煤染連作卷,
玉軸錦裝如束杵。豈無一物媚權豪,
幾紙才堪博圭組。爾之所得固麼麽,
我則何由寬擊拊。一槌隻作一字訛,
訛至萬千那複數。石經之害此其大,
給有鬼神誰可禦。憶昔嘗為博士官,
首善堂中容接武。心知不是世間書,
雲漢森然城百堵。恢恢帝所有餘地,
忍使石經留外府。便當連舸下瞿塘,
飛上三山如插羽。缣缃舛謬鐘鼎暗,
天罅豈容無一補。巍巍玉帝殿中央,
河洛東西翼龍虎。雖然斯文屬興廢,
帝既有心天亦許。作詩未用拟韓公,
考篆庶幾追石鼓。
唐代·李石的简介
李石。少负才名,既登第,任大学博士,出主石室,就学者如云。蜀学之盛,古今鲜俪。后卒成都,时作山水小笔,风调远俗。卒年七十外。
...〔
► 李石的诗(387篇) 〕
明代:
黎民表
东风吹雪净芳尘,丹地相逢有故人。寒压苑墙霞绮散,气浮宫树霁华新。
中朝缀履多奇士,两省分曹实近臣。日影渐移封事少,叨从西掖听阳春。
東風吹雪淨芳塵,丹地相逢有故人。寒壓苑牆霞绮散,氣浮宮樹霁華新。
中朝綴履多奇士,兩省分曹實近臣。日影漸移封事少,叨從西掖聽陽春。
清代:
李重华
李杜横驰翰墨场,如椽韩笔颇相当。数篇《琴操》尤高躅,束晰何因便《补亡》。
李杜橫馳翰墨場,如椽韓筆頗相當。數篇《琴操》尤高躅,束晰何因便《補亡》。
近现代:
周岸登
暗销魂。半窗蕉雨黄昏。早又画角吹残,三弄落谯门。
欲向桂丛轻诉,怕桂花馨薄,不解留人。更素娥暝泣,鲛丝玉箸,难剪愁根。
暗銷魂。半窗蕉雨黃昏。早又畫角吹殘,三弄落谯門。
欲向桂叢輕訴,怕桂花馨薄,不解留人。更素娥暝泣,鲛絲玉箸,難剪愁根。
宋代:
张耒
斜日归钱暑,秋容淡太虚。閒云工变易,片月自清孤。
淹泊年华老,凄凉岁事馀。时违自朴拙,兴懒日萧疏。
斜日歸錢暑,秋容淡太虛。閒雲工變易,片月自清孤。
淹泊年華老,凄涼歲事馀。時違自樸拙,興懶日蕭疏。